傳媒報導

Local Arts News:
香港文學軌迹 - 星島日報 (17-03-2014)

E07 | 文化廊 | 名筆論語 | By 陳智德

《香港文學大系》是沿襲自《中國新文學大系》的編纂系統,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有人提出過相關構思,但因為資金及出版等各方面的困難,一直未能成功推行。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五年間,香港文藝界曾熱烈討論香港文學的推廣、評論、翻譯、出版、發行諸問題,提出成立香港文學館、出版《香港文學大系》等構想。

文:陳智德 圖:星島圖片庫

當時香港藝術發展局成立不久,工作小組於一九九四年一月舉辦過論壇,也斯在《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一書有相關記述。另外,也有民間自發組成的「文學關注小組」,一九九五年六月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辦過幾次論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這一波圍繞香港文學發展的討論中,重點是文藝界當時已意識到香港文學已發展到一個必須整理自身歷史的階段。

成時代文化需要

大規模的成立香港文學館和出版《香港文學大系》構思未能實現,但基於整理歷史的逼切需要,黃繼持、盧瑋鑾和鄭樹森三位學者,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間先後編成了《香港散文選1948-1969》、《香港小說選1948-1969》、《香港新詩選1948-1969》、《早期香港新文學資料選》、《早期香港新文學作品選》等書,另有劉以鬯編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香港短篇小說選:五十年代》和也斯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六十年代》,同樣於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間編成,反映該段時期對於香港文學歷史資料的整理,已成了一種「文化需要」。

二○○○年左右,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成立實體的「香港文學特藏」(位於大學圖書館內)和網上的「香港文學資料庫」,其後陸續改善系統和增加館藏資料,至今已是學界聞名的文學資料寶庫,其實在某程度上,它已發揮了香港文學館的部分功能,特別在保存及讓資料公開共享方面。至於文學館的其他功能,包括推廣、教育和研究,文藝界仍有未能實現的願景。二○○九年由董啟章、馬家輝、葉輝、鄧小樺、廖偉棠等多位作家,在香港書展舉辦座談,提出「空中樓閣,在地文學」這口號開始,持續經過四年的論述和準備,由爭取在西九成立正式的館址,至二○一三年轉而用民間自行籌款方式,在該年十二月的《九龍城書節》講座中,由改組後的「香港文學館工作室」宣布成立「香港文學生活館」。

二○○○年代由學術機構成立的「香港文學資料庫」以及由民間自費成立的「香港文學生活館」,可說在不同層面回應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文藝界提出的香港文學館構思,而「香港文學生活館」本身經歷多年波折最終以變通的方式成立,並推出各種靈活而富創意的推廣活動,或也可以說,二○○○年代以來,對香港文學的推廣、教育和研究,尤其更具創意和吸引力的活動,同樣成了這時代的一種「文化需要」。

限制中掙扎出可能

至於《香港文學大系》,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學界對香港文學資料已作了大量整理和研究工作,為「大系」建立了基礎,進一步所需是建立一套大系式的編纂系統。二○○八年左右,中國內地學界傳來正籌備編纂第五輯《中國新文學大系》的消息,終於二○一二年成功出版了《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共三十卷,更凸顯香港文學在此「大系」的歷史中已空白了太久。二○○九年起,香港教育學院的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籌備《香港文學大系》第一輯的編纂計畫,先尋求私人捐助整理第一階段資料的經費,繼而申請到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再經多次商談和數年準備,將於本年下半年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由不同學者擔任主編的第一輯《香港文學大系》,內容包括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九年的香港新詩、小說、散文、評論、戲劇、舊體文學、通俗文學及兒童文學。

一九九四年及一九九五年的兩次文學論壇,文藝界較完整地提出香港文學館與《香港文學大系》的願景,是該時代的人回應香港文學發展的需要及對未來的準備,雖未能落實構思,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無論是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劉以鬯、也斯等學者和作家所作的文學史資料整理,或二○○○年代以來「香港文學資料庫」的建立愈趨完善,以及「香港文學生活館」在轉折中的創立,都可說是學界和民間以自發形式,對上一個年代的訴求,作出靈活回應的結果。在限制中掙扎出可能,以學術和民間的力量自發推行,在「沒有」的自覺中創造出「有」,原來香港文學館與《香港文學大系》的發展史,也像香港文學本身的歷史一般,刻滿靈活自創又帶點創傷的軌迹,追溯源流再履行於茲,我們愈發感知,香港文學本應在限制中持守的本色。

陳智德,筆名陳滅,著有詩集《市場,去死吧》、評論集《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愔齋讀書錄》及散文集《抗世詩話》、《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等。二○一二年獲選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