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彌敦道臥對松濤
研讀書目: 〈彌敦道抒情〉
作者: 華蓋
導讀: 陳國球教授(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材料下載: 華蓋:〈彌敦道抒情〉,《中國學生周報》第639期,民國53年10月16日。
http://hklitpub.lib.cuhk.edu.hk/pdf/
journal/78/1964/204473.pdf
整理: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提到彌敦道,大家會想起什麼?人如潮湧?車水馬龍?購物天堂?彌敦道是九龍半島最早築成的康莊大道,1860年夏天開始由英國工兵修築,後來以第13任港督彌敦爵士的名字命名。彌敦道是殖民歷史帶給香港痕跡,當時修築這條大直路,既是推進香港現代化發展,亦是建立政治權力、駕馭這個地方的手段。

自然界與都市並置

1964年《中國學生周報》曾刊一篇名為〈彌敦道抒情〉的散文,作者華蓋真實姓名不可考,估計是當時的編輯之一。

文章開首,作者把都市與自然界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並置:「如果我能夠,我要整天躺在彌敦道中間的安全島上……好像古代的隱者臥對松濤。」傳統上,抒情是指詩情畫意、山水風光,有學者說我們已由抒情年代進入史詩年代,現代要革命、啟蒙、奔向大時代,城市與抒情彷彿是兩個世界,這篇〈彌敦道抒情〉是否意圖把彌敦道塑造成一個聽松濤的地方?

內文作者繼續以各樣自然界的東西比喻彌敦道:龍蝨和鵝比喻巴士和車流,紅棉樹比喻店鋪招牌,馬和螳螂比喻女性的服裝,砂礫和隕石比喻霓虹燈。及後,作者轉而用抽象畫、披頭四的歌《愛情無價》和貝多芬的《月光曲》來刻劃彌敦道,喻體由自然之物轉移到人工的東西。

無所適從的愛與歸屬感

彌敦道上,一個個「敬畏上帝就有福」、「當信主耶穌」招牌下,是九龍大舞廳、色情公寓的招牌,在作者眼中有如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穹頂壁畫裡「上帝和亞當的手臂」,然而,作者認為「彌敦道不是唱聖詩的地方」,不調和正是城市魅力。寫到最後,作者確定彌敦道「你是耽於肉慾」,「但我愛你」。

作者在文中建立他對彌敦道的感覺,當中充滿不穩定性,他非鄉愁式地褒揚彌敦道,而是充滿質疑。他愛彌敦道,但這是一種無所適從的愛。縱然作者對彌敦道的感情複雜而曖昧,但文章具地方感(Sense of Place), 透過作者的感知經驗,與這個地方建立情感和歸屬感,帶出本土意識。我們可以反思,抒情是否一定是優雅的情,能否是一種慾望?

《中國學生周報》簡介

1952年7月25日創刊,1974年7月24日停刊,共刊1128期,是五、六十年代廣受歡迎之青年綜合刊物,小思、西西、李碧華等作家年輕時均曾投稿,為香港培育許多出色的作家及文化人。那時《中國學生周報》的地址,正是彌敦道666號6樓。



香港文學讀書會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定期舉辦「香港文學讀書會」,透過聚會研讀討論香港文學作品,推動香港文學研究發展。
網址:www.ied.edu.hk/rcc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