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電影 難解.難分
研讀書目: 《香港文學與電影》
編者: 梁秉鈞、黃淑嫻、沈海燕、鄭政恆
導讀: 黃淑嫻博士(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整理: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文學與電影,經常被視為兩個互不相關的創作媒介,但兩者果真是那麼涇渭分明的嗎?《香港文學與電影》一書便是個好例證,說明兩者的關係其實往往是千絲萬縷的。

該書於2012年1月出版,共收有十三篇由中外不同學者撰寫的文章,從四個不同角度,勾勒香港近數十年文學與電影共同見證的文化景象,有力地補充現在仍待進一步研究的香港文藝史料及分析。

文學=邊緣藝術? 電影=娛樂?

大眾普遍覺得文學是曲高和寡的邊緣藝術,電影則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娛樂。要理解這南轅北轍的想法,可追溯至香港20世紀60、70年代始的文化政治軌跡:一方面,較著重藝術表現的文學遇上金庸等通俗武俠小說,開始踏上被邊緣化及學術化的路,另一方面,電影則在如邵氏等大公司的片廠制度影響下,迎來一波商業及娛樂化的浪潮,文學和電影便產生了一種看似自然而然的雅俗分野。
然而,從另一角度看,若我們稍為放寬文學作品的藝術標準,便不難察見,近數十年通俗文學大行其道,也間接成為一道橋樑,提供大量創作材料予電影業,有些文人甚至有機會成為電影編劇,如書中講及的張愛玲。此外,若我們回望60年代前不斷受到內外政局左右的香港,更可發現,文學與電影兩者常因種種文化及政治浪潮影響,而不斷交集和匯合。

同一主題 演繹不同意義

香港文學與電影錯綜複雜的文化史,固然是兩者關係密切的明證,然而文學(特別是小說)與電影同樣身為重要的敘事藝術,本來就可以在一個特定的模式下進行比較,讓我們得見一個特定主題如何在兩者間展示出相同和不同的關懷。書中針對文學改編電影的分析文章,包括李碧華小說及《倩女幽魂》、《危樓春曉》、《花樣年華》等,便說明了改編後作品的意義與原作可能相去甚遠,但這也正是敘事藝術的魅力所在,同一個故事可以透過不同方式演繹,各自各精彩,故此我們也毋須對文學與電影不同版本強作高下之分。本港新高中課程中文科加入了「名著及改編影視作品」,打破以往較為偏重文學文本的教學方向,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學生汲取不同媒介的養分,更透徹地認識說故事的方法,以及藝術的共通本質。

「文學與電影」叢書簡介

《香港文學與電影》為香港大學出版社、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文學與電影」叢書其中書目,叢書出版目的乃以學術研究著述為本,一方面關心文學與電影的關係,另一方面亦會以個別本土文學家、電影創作人或理論家為個案研究對象。叢書已出版之書目包括《女性與命運:粵劇‧粵語戲曲電影論集》、《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文學與電影》及《香港影像書寫》。


香港文學讀書會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定期舉辦「香港文學讀書會」,透過聚會研讀討論香港文學作品,推動香港文學研究發展。
網址:www.ied.edu.hk/rcc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