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詩人的視覺
研讀書目: 《兩種習作在交流》
作者: 鄧阿藍
導讀: 陳智德(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助理教授)
整理: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鄧阿藍2006年與馬若出版詩歌合集《兩種習作在交流》,一方面錄了二人自七十年代至二千年代的主要創作,另方面也是二人文學生涯和友誼的全記錄,見證著文藝自學者的成長。二人的詩作同具社會關懷,多篇作品以香港工人和低下層市民的生活為題材,並從七十年代貫徹至二千年代。

鄧阿藍六十年代已開始創作,曾參加文社活動,七八十年代在《中國學生周報》、《秋螢》、《大拇指》、《素葉文學》等發表更多詩作,但由於生活環境問題,從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有整整十年沉寂下來,很少發表創作,直至一九九八年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寫作計劃,出版了第一本個人詩集《一首低沉的民歌》,引發不少迴響,包括2000年間香港電台拍攝的「寫意空間」之《尋找阿藍》節目。

不止寫實 還要引發反省

鄧阿藍常被視為一個寫實詩人或草根階層詩人,但他對這種標籤不完全同意,事實上他的風格不只於寫實,也有很多虛實相生技巧,正如他在一次訪問中說:「我是低下階層出身的,見到那些不合理的事,自有切身感受,很自然地想到要寫出來,為弱勢社群說話。」他又特別提出「寫實主義」不足以概括他的風格:「我的詩也是多樣的,人們說我寫平民化的題材很好,就將我狹義化,或定為寫實主義者,但我自己不完全認同。因為我是吸收了各方的藝術,比較具有現代的精神,所以並不只是寫實主義的寫作方式。」

鄧阿藍對自己的詩歌手法有很自覺的反省,尤其不願意被標籤化,原因之一在於他以詩歌作出社會關懷的同時,也明白到寫實主義的限制,這正是他的詩作沒有流於口號化的關鍵。反映現實並不太難,但真正揭露幻象、引發反省就不太易。觀乎鄧阿藍的詩作,〈舊型公屋〉的重點不是寫實的內容,而是寫實的態度,反省其限制,提防自以為是的偽善。〈兩眼老花──收看青馬大橋煙花匯演〉以九七回歸前夕,慶祝青馬大橋落成的活動為背景,阿藍選擇了一個獨居老人看電視的角度來寫,著力營造獨立的視點和框架。

從文學角度思考社會現象

出版《一首低沉的民歌》後,鄧阿藍繼續創作深具社會關懷的詩歌,包括〈社工家訪〉、〈收拾場地——關懷弱勢社區的w〉、〈拾荒老人在爭奪〉、〈一支黑色火把――欠缺弱勢社群的香港聖火傳遞〉等詩作,〈社工家訪〉以一位女性社工,即詩的「妳」作主要的描述對象來呈現探訪屋邨居民的過程。阿藍同時寫出政策執行者和接受者的問題,不以對立的方法寫,卻寫他們面對同樣的困境。

二千年代以後的鄧阿藍詩作,大部份都收進《兩種習作在交流》,我覺得這部份更是本書最重要的部份,讓我們隨著這些富有自省和想像的詩歌,從文學角度思考回歸以來的香港社會現象。

鄧阿藍簡介

曾任職工廠工人、的士司機、巴士站長,六十年代參加文社活動而開始寫作,1973年獲第二屆青年文學獎新詩高級組獎項,詩作曾發表在《中國學生周報》、《秋螢》、《素葉文學》等刊物,並曾在《年青人周報》、《星島日報》等撰寫專欄。1998年出版首本詩集《一首低沉的民歌》,2006年出版詩歌合集《兩種習作在交流》。


香港文學讀書會

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定期舉辦「香港文學讀書會」,透過聚會研讀討論香港文學作品,推動香港文學研究發展。
網址:www.ied.edu.hk/rccllc